越困难,越不该二选一

by 陳美琪
959 views

「爱上两个不同的模型,不要害怕改变!」

面对决策的两难,非得二选一不可?难道不能两者兼得?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排名Thinkers 50世界第一、现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策略思考大师罗杰马丁(Roger Martin)在11/6受邀来台演讲,讲题正是『决策的两难』,一反过去传统商学院教育认为决策就是妥协的过程,提出「整合思维」(Integrative Thinking),跳脱非此即彼的二元限制,拒绝退而求其次。

简言之,诚心诚意的爱上的选项(A与B),从中撷取各别的优点,以此开创出两者兼得,甚至是优于两者的崭新方法(C),这个思考过程就是「整合思维」。

图片撷取自天下杂志vedio ( https://youtu.be/n0wCvZuG15Q)

接受现状是不可能会赢的!

罗杰马丁认为,人好比电脑,都有所谓的「出厂预设值」,我们总是习惯用各种模型来解读世界,但模型顶多只能算是目前为止对世界的一种诠释,并不足以反映全面的现实,所以整合思维者绝不会安于二选一,反而相信一定还有更好的,只是尚未出现,基于这种信念,他们不害怕去厘清复杂得非线性因果关系,并将模型之间的对立张力视为沃土,融合彼此优点,导出更有利的途径,而这就是能甩开对手,创造赢面的秘诀。

如何运用「整合思维」,罗杰马丁在演讲时给了几个精采实例,譬如: 借力好莱坞再创热潮的乐高、以服务立下典范的四季饭店、用「连结与开发」打破创新框架的宝侨…等,每个案例都很有启发性,也都详实收录在他的著作<策略的两难>中,在此因篇幅关系,我仅以多伦多影展为例分享。

图片摄于2019国际大师论坛-罗杰马丁<策略的两难>专题演讲

从没有大牌撑腰,到全球片商争相曝光

讲到影展,很多人脑中浮现的是大明星在法国坎城走红毯的画面,但若论当今最具指标作用的影展,绝不能漏了多伦多影展。

多伦多影展早在1976年就开办,但不同于国际型影展采专业评审评选、非邀请不得入场的菁英主义,它是直接向普罗大众开放的,且由观众票选出人气影片,可想而知,这样的作法难以吸引大明星助阵,自然缺乏媒体关注度。所以当韩德林在1994年接任影展主席时,董事会希望能效法坎城、威尼斯,争取国际瞩目。

独钟贴近群众的包容模式,但又想获得菁英路线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韩德林该如何抉择呢?在评估两种模型的优势,厘清复杂的因果脉络,他从中择其所爱,然后加倍发挥。

韩德林选择保留观众票选奖的作法,但扩大释出诱因让观众愿意买票看更多电影,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道,并善用多伦多离好莱坞近的地利之便,以及半数居民拥有国外护照,观影口味多元,若能在此赢得喝采,代表全球卖座可期的优势,拉升了奖项公信力,赢得片商重视。

成功的策略让多罗多影展一跃成为全球片商试水温和曝光造势的重要平台,连带成了奥斯卡的风向球,包括『卧虎藏龙』、『钢琴师』等片在拿下奥斯卡殊荣前都先在此获得观众票选奖,在电影圈的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韩德林的做法就是「整合思维」中的「加倍发挥(Double Down)」,强化且适度调整自身关键特色,并将他人的优势,如国际知名度、吸引专业人才、赞助收入等整合入内,创造出既尊重观众,也尊重电影界的商业及艺术需求的第三选项。

图片摄于2019国际大师论坛-罗杰马丁<策略的两难>专题演讲

讲座的隔天,很巧的在一场分享会上听到友尚集团曾国栋董事长传授「否定A,肯定B,能不能有更好的C? 」的管理心法,马上联想到罗杰马丁大师的「整合思维」,不就正是如此吗?抓紧方向但不满足现状,用创意去整合出更多可能性。

罗杰马丁成立了非营利组织在中小学教育系统中推广「整合思维」,这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培育计画,过去我们总被灌输创造要从一张白纸开始,这种作法虽能激发原创,却也可能舍近求远,就像政大吴安妮老师参访勤诚工厂后直言:「看到很多浪费,但其实这些都是黄金。」,在这个快速变迁和复制的时代,原创是可遇不可求,但决策的两难却早已是我们的日常,大至国家、企业的策略方针,小至个人的旅行安排,何处不两难,唯有思维改变,才有机会突破盲点,推荐大家阅读<决策的两难>,一起学习用整合思维将限制转为新可能、化两难为新局。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