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城市 看不见的故事

by 陳美琪
655 views

山﹑河﹑海﹑城市与人﹐是齐柏林导演透过镜头﹐心心念念想要传达给世人的讯息。2017年﹐52岁的壮志未酬﹐长年工作伙伴不舍他的离开﹐勇敢接续这份未竟梦想﹐成立了『看见.齐柏林基金会』﹐要做齐导的眼睛﹐继续照看这片土地家园。

过去三年半的时间﹐基金会推出了三档特展-『见山』﹑『逐岸』﹑『映河』﹐与疫情期间重叠大半﹐但还是吸引了六万人次来到淡水小镇。今年推第四档特展『觅城』﹐开幕选在12月17日﹐是齐导的生日﹐因为特展的脉络是沿着他空拍的思绪﹐从大自然的壮丽与哀愁﹐回到容纳人类欲望不断扩散的城市﹐『觅城』旨在传递对台湾城市环境的关怀和省思。

城市﹐是庞大而复杂的议题﹐兼顾了广度﹑深度并细微﹐基金会执行长冠丽坦言策展的压力让她曾想换掉展题﹐但最终为坚守住齐导的所见所思﹐仍以城市为题﹐邀请了交大建筑所龚书章教授担任策展人﹐规划从「轻盈与隐蔽」﹑「直觉与记忆」﹑「欲望与梦想」﹑「遥望与微观」四个各自对立的概念﹐构成这趟城市的飞阅。

龚教授与齐导认识多年却未能有合作机会﹐这次受邀策展于他是一偿宿愿。『觅城』英文名为”The City, The flâneur”﹐以城市中的漫游者为核心概念贯穿本次展览。法文字” flâneur”﹐在19世纪是指生活富裕的白人子弟﹐闲来无事在城中悠晃﹐观察环境的变化并品尝其中美感﹐今演变为一种生活态度的用语﹐看似漫无目的地闲逛﹐实则有意识的探索﹐带有文化性的闲散漫步。

『看得见的城市﹐有我们看不见的故事』﹐策展灵感来自龚教授最喜欢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是义大利重要文学家卡尔维诺的代表作﹐小说写从没离开国土的可汗忽必烈想知道世界长什么样子﹐于是透过对谈﹐让马可波罗为他描述了55个看不见的城市。

他在开幕致词时表示﹐齐导二十五年来冒着生命危险﹐在空中为台湾留下了山﹑河﹑水和城市的风景﹐就像是个启示录﹐「尤其是城市﹐从空中看就像是一颗一颗华丽的石头﹐但背后有非常沉重的省思。」借由观赏照片﹐让人们与齐导当初在高空上的眼睛﹑所在的位置﹐进行对话﹐并透过四位偕同创作者﹐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摄影﹐诠释出城市的不同面向。

第一展区:轻盈与隐密

演员兼作家邓九云﹐写下与「想像中的齐导」的一连串对话。在她笔下﹐齐导化身为「等候鸟的人」﹐就像鸟儿一样轻盈的俯视整个城市。

站在地上的人总是对飞在天上的眼睛有很多好奇﹐一问一答之间带出四个展区分别代表的意涵﹐风景不再单纯只是用「看」的﹐最后「等候鸟的人」在离开之前﹐邀请站在地上的人们不妨也用自己的方式﹐成为这片土地的真正参与者。

第二展区:直觉与记忆

与其说这个展区不太真实﹐倒不如说是视觉习惯侷限了我们的想像力。

从侯鸟的视角看人类城市﹐仿佛是巨型符号组成的聚集﹐非自然的线条是经过缜密计算﹑完美构图的结果新锐设陈溥辉将其化成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图像设计。城市设计本由来自各种几何﹐街道上的方方角角﹑圆圆圈圈﹐上了青空之后﹐竟成了新刺激。

第三展区:欲望与梦想

城市是实践梦想之地﹐抑或发泄欲望之所﹖

城市发展至今﹐疯狂追求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破坏﹐地球严重暖化﹐大自然谋著全面反扑﹐摄影师陈佳敏以实验性的影像﹐将一顶红帐篷搭在城市的繁华与边缘﹐引导反思﹐我们现在过生活的方式﹐早已被超载的欲望弄得危机四伏﹐人类的建设究竟是文明还是反其道而行。

第四展区:远望与微观

因为侯鸟俯视整座森林﹐也微观每棵树木﹐所以这个展区的空间设计既像戏院影厅﹐也像冲洗相片的暗房。

超大型萤幕播放齐导的空拍照片﹐加以镜面无限延伸﹐带入身在林中的沉浸感;萤幕前方几座低头看的迷你放映器则轮播社会学家陈明璁用手机拍下的日常街景﹐犹如成排的路树。「见林且见树」的企图心﹐在趣味中发人深省。

看见.齐柏林 × 勤诚 × 研扬文教
携手推动云林县『环境台湾校园教育』

连结共好的信念把我们圈在一起﹐冠丽是我在台大EMBA的学妹﹐研扬文教基金会则是勤诚在公益路上最重要的伙伴﹐2021年我们携手在云林县小学正式启动『环境台湾校园教育』专案,把齐柏林导演的空拍影像纳入教材中,让小朋友可以从更高的视野以及更强的认同感来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土地。

我和研扬基金会执行长杨焕晨(左一),受冠丽(右四)之邀参加『觅城』开幕
照片来源: 看见齐柏林基金会脸书

专案内容涵盖环境主题巡回展、环境主题数位化模组教材;第一轮参加的五所学校除了以各自擅长的主题-山林、河川、海洋、城市、乡镇等制作相关数位教材,并活用校园间巡回展示的素材作为教学使用,还发展出许多创新有趣的教学方式,例如:立仁国小以生动活泼的「三只小猪爱地球话剧」结合生活中节能省电的范例;大东国小宣导友善农业的遵循守则,校园里就有可耕作的实验农田;福智国小以海龟妈妈为主角,教导小朋友以同理心去对待海洋中的生物;桂林国小与樟湖中小学则是走出校园,实地踏访河川与山林…老师们格外用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从日常生活里就能将这些对环境的知识内化,感恩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教育资源!

在研扬基金会精心规划下,去年12月,五所学校的师生圆满地完成三天二夜的见学旅行,参访的地点有:台中达德能源环境教育中心、基隆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淡水齐柏林空间、台北市迪化污水处理厂、桃园防灾教育馆…一个月内3个梯次参访,共出发5车,从云林出发, 除了随行的老师校长,还有研扬专业的领队以及勤诚、勤众员工与志工团全程陪同各景点的造访。

看到小朋友导览过程中踊跃发问,学习手册写得满满笔记。除了知识的增进,也教导他们在团队中共进退的群体秩序、更要怀抱感恩的心态,对待身边的每件事。见学之旅也是生活教育,一趟旅程期望在全人教育中奉献一二。学生们的回馈让我满满的感动,包括感恩卡片、餐会中他们精采多才的才艺表演、还有最重要的问卷回馈与心得分享,是我们持续优化见学之旅的动力。

感谢志工团陪着小朋友一起学习,为云林教育出一份力!勤诚第一号志工宝嫂-淑惠常常跟我说,每次当见学之旅的志工,感觉自己也跟着变年轻,心里收获的欢喜是金钱买不到的满足。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我也另外邀请了今年加入志工行列的年轻同仁,分享见学之旅的志工初体验,就像等候鸟的人所说,不要只作为观者,我们应该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参与者,环境教育从小扎根,为永续的将来耕耘一片福田。

CTC厂务安卫部 尤婷萱

公司投入公益的精神是不只资助,还有陪同参与其中,邀全体同仁共襄盛举,希望这种理念可以深入大家心中并用行动来实践,提倡从小建立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开放员工参与公益活动,这么有意义的事一定要响应!

学生用心准备感谢卡片,认识环境的同时也被教导需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周遭的人事物,而学校也致力于环境教育方面的推动,让小学生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参与到环境保护及永续发展的知识。

研扬基金会提供的手册内容非常丰富,在学习过程当中更额外提供小礼物,让参与的学生乐在其中,更加深对绿能发电、环境保护的概念认识,短暂的相处也有这么多收获,感谢研扬基金会在活动上贴心的安排。更感谢公司释出这个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让我可以在推广环境保护的同时直接参与教育服务!

CBM全球市场行销处 陈暐茹

经过了疫情影响的两年,终于又开始的见学之旅,在陪伴的过程自己也收获许多台湾环境的知识。很开心能参与这次见学志工环境之旅。这一天陪着小朋友们到许多地方学习台湾环境的知识,看到他们的单纯可爱、乐爱学习的模样,回想到以前学生时期若是有这种机会参与这种活动,学习书本外的知识,我想能激发我对世界更多的探索欲。谢谢Maggi大力支持才得以每年都能有如此有意义的活动。

0 comment
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