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奇蹟 只有累积

by 陳美琪
679 views

和很多科技同业一样﹐勤诚总部﹑厂区﹑销售据点分散全球﹐因市场与功能定位不一﹐各据点的编制也有所差异﹐虽然通讯发展已无时差﹐但不免还是容易各做各的﹐比如:台北推行的﹐上海分公司不清楚;中国二厂为防疫所做的应变﹐德国分公司不知情…尤其单位人员越少﹐资讯越不流通﹐孤单单远在天边﹐容易文化沙漠化。

不能再这样下去﹐企业文化是积沙成塔的事﹐我首先要落实的就是「分享」﹐要让文化形塑的种子像蒲公英般在集团内播撒飞扬。

肩负企业文化推广的部室同仁虽然做了许多努力﹐但挫折还是不少﹐我常跟他们说﹐若不能敲锣打鼓﹐传递然后产生共识与影响﹐「文化」二个字就不能成立﹐而他们经常碰壁的理由不外乎:同仁工作都很忙﹑提不起兴趣﹑会增加额外负担﹑文笔不好﹑恐惧上台讲话…。

我看来﹐这些都是可以经过沟通﹑调整而后消除。譬如文笔不好﹐那就指派专人协助润稿;担心增加负担﹐就设计出几款公版提供套用﹐所有流程标准化﹐减少花在排版上的时间;害怕上台的﹐要先引导心态调整﹐安排小型分享提供练习机会﹐能见度增加了﹐自信也会跟着提升。

2019年年初﹐电子报推广小组成立﹐成员来自总公司和两厂的人资﹑行销设计﹑IT﹑董事长室﹐从5W2H展开心智图盘点与规划﹐趁著海外干部年前返台﹐抓紧时机「文化劝说」﹐在1月底就发行了第一则电子报﹐全年共发了89篇;2020年增加至135篇﹐平均四天一篇活动类电子报﹐六天一篇学习类电子报﹐且都是在活动后的一周内完成﹐成果颇为丰硕﹐真正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养成主动分享的习惯﹐事前规划的准备﹐当责不让的态度及上下传承的团队合作。

新办开幕酒会上﹐蔡玉玲董事致词时也提及﹐勤诚的电子报文化让她感到安心﹐因为能借此了解并掌握公司的状态。没想到﹐电子报不只对员工成长﹑文化形塑有帮助﹐也能是对董监事负责的表现﹐甚至作为与外部伙伴连结的工具﹐益处多多。所以这期我挑选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电子报﹐给大家参考:

大型专案:嘉义新厂建置 / 总部搬迁

系列属性的电子报﹐从专案一拍板﹐就以每个月发送电子报的方式让全球员工都能掌握公司重大计划的进展﹐例如专案会议的重大结论﹑厂区规画蓝图﹑工程进行状况﹑新办周边食住交通情报﹑动土典礼﹑开幕酒会等﹐同时也透过电子报把勤诚重要的历史轨迹记录下来。

标竿企业参访

第一则电子报就是我带队前往台南宽仕企业参访﹐同年的team building还邀请林昭围董事长率团北上来办桌时﹐许多同仁一眼就认出他﹐我们还延伸制作了一本专属纪念册相赠﹐让他格外惊喜。分享是沉淀﹐也是复习﹐抱持感恩让学习更入味。去年我们去了很多标竿企业参访﹐也看了很多展览﹐回来都制作成电子报﹐让没有参与的同仁同步取得新知﹐也作为与参访单位保持交流的管道。

学习与活动经验分享

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从总部的艺术品创作竞赛﹑LEAN 精实生产导入﹑新人分享会﹑名人讲座﹑team building…﹐到两厂的防疫大作战﹑每日广场舞﹑CPS精实管理﹑金属雕塑比赛…﹐再到美国和德国分公司的居家上班经验分享﹑月会活动﹑圣诞餐会…﹐透过电子报了解各区同仁的工作与休闲﹐同时互相观摩学习﹐吸取优点﹐把好的点子再进阶活用。

其中﹐有两则报导别有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一﹐是去年第一季疫情肆虐时﹐中国厂区严重缺工缺料﹐由于海外业务端并不够了解中国当时严峻的处境﹐对于出货问题只是急得跳脚﹐经过两厂将疫情下的现状和防疫对策写成电子报﹐业务主管一看才知道原来厂区所有干部﹑内勤大家全都上产线帮忙﹐虽然进度缓慢﹐但团结的精神可嘉﹐误会自然化解﹐业务与生产间更加彼此体谅。

二﹐机壳是硬梆梆的产业﹐但两厂人资同仁对软性文化注入的用心﹐从电子报上就可以感受得出来。DGP厂发稿量仅次于总公司﹐人资群娣正面积极﹐对于各式活动蒐罗周全﹐总在第一时间分享报导; CHS厂的人资佳慧则是细腻入微﹐每逢季节交替﹐就会将厂区新上的景致报导一番﹐我转发给在前期就参与厂区建置的前监察人Minnie﹐她特别有感触﹐对厂区绿化后的环境称赞不已﹐透过电子报将情感上的连结传递给对方﹐是桩美事。

0 comment
0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