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your heart ﹐ 人生即艺术

by 陳美琪
1247 views

7月的第一天﹐和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马可(Salvador Marco)有约。
我们用「Hola~」回应他的「你好~」﹐久违的Marco露出了大大的笑容﹐仿佛这才让他想起了故乡的话﹐开心地为我们多送上几句西班牙语﹐听不懂也别在意﹐我们荣幸地把这份热情收下﹐从进门的那刻起﹐宾主升华成朋友﹐坐落三义山腰上的几窗明净﹐也准备好迎接一场愉快的交流。

每一回凝视Marco的雕塑﹐都很难克制想伸手touch的欲望。他以细腻熟练的技巧将刚硬的石材化为如山棱线的形体﹐圆润饱满﹐对称均衡﹐保留石材天然的色泽与纹路﹐任其大方蛰伏﹐犹如笔墨﹐在雕塑上形成了一幅画﹐画里有说不得的禅境﹐越是寂静无声﹐越能体现天地同根﹑万物同体的原始能量。

作品之间的共通性﹐原以为与艺术家形塑的个人风格有关﹐但看着Marco双眼迸光﹐手摀着心窝讲述时﹐我们了解到﹐他的创作全然来自于心而非脑﹐一直以来人们喜欢谈论研究的所谓创作风格种种﹐因不属于心的领域﹐所以与他无关﹐他的作品一如人品﹐禅境来自对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由衷深谢﹐能量则源于忠于本我后释放出的创作渴望﹐纯粹﹑无藏﹑无尽。

与石头恋爱﹐倾听﹑等待﹑尊重

很难想像作品的原型﹐是堆放在工作室外那一块块的粗旷巨石﹐被七月的太阳晒得发烫﹐我们用力搓磨巨石表面﹐除了手指头沾上灰之外﹐并没有窥见任何美丽的可能。

Marco放任我们的傻劲﹐他欢迎人们对创作怀抱好奇﹐「虽然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判断﹐但采购的时候﹐是一个一个慢慢挑选﹐我每天都去看﹐耐心直到确认﹐然后决定﹐为什么是它?我不知道﹐或许是它的美﹐能和我产生感情连结。」为了描述这些命定之石是如何从世界各地拣选挑中﹐他单脚着地蹲著﹐表情投入﹐好像眼前方就有颗我们看不见的大石头﹐而他与它正在彼此感应

忠于一眼瞬间﹐也相信日久生情。

技术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听从内心﹐一切都会变得很困难﹐也因此他的每一次创作都像谈了场恋爱﹐「买回来的石头﹐我不会马上做﹐我会每天触摸它﹑倾听它﹐或许有一天﹐我就会有灵感知道怎么做﹐这可能要经过很多时间﹐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等待不是空耗﹐是Marco对石材的尊重﹐只要俗事繁忙或情绪低潮﹐他绝不去碰石头﹐选择耐心等候﹐让一切思绪沉淀出灵感才进行创作﹐过程顺应自然

「我并没有在找一个什么风格﹐也不是为创造而创造﹐这都是石头的真实面貌﹐只是透过我的修饰将它们深层的美呈现出来﹐让人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他说酝酿灵感乃至成形﹐远比雕刻作业﹐来的困难而漫长;对摄影也一样﹐他会一再重复到访某个地方﹐在全然静谧的孤独状态下感受那里的天﹑地和能量流动﹐不见得每回都会创作﹐但按下快门的霎那是由心来决定﹐而那就是最好的时刻。

我永远是西班牙人﹐但台湾对我的影响更大

珊瑚色的西班牙大理石雕塑《春 Spring》﹐是Marco在17岁时就开始进行的创作﹐而这趟历程﹐最能代表Marco和石材如何交融形成关系。

「这个创作源于我对山的喜爱。那个时候我需要亲近山﹐山像是母亲﹐大地之母﹐它里面有森林﹑河川﹐充满生命力﹐而这个作品就像是山﹐」原来﹐颇有东方哲学味道的圆与均衡﹐象征他所崇敬的山﹐山峦起伏交叠的线条犹如人生﹐而石材上的纹路仿佛人生中选择的各种道路﹐「石头来自我的家乡﹐开始制作也是在西班牙﹐但我在台湾完成它﹐它就像我的人生﹐对我有很重大的意义。」

什么样的心境转折﹐让一个少年的创作必须漂洋过海﹐历经异文化的洗礼﹐才得以安一座真身?

很多人问过Marco为什么要搬来台湾﹐他说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灵感﹐「在台湾的每一天﹐都充满著灵感﹐可能来自山﹑风景﹑整个氛围或是寺庙﹐一直在刺激﹑改变我的创作过程﹐包含新的思想﹑灵感。」

在西班牙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在工作室待了10年﹐那时生活只有工作﹐没有火花﹐导致创作能量完全停顿﹐因缘际会来到台湾﹐对眼前看到的风景大感震惊﹐尤其是台湾的山﹐「是的﹐那种感觉非常强烈!当你真心相信一件事情﹐想走一条路﹐这个世界和神都会支持你。我很喜欢台湾﹐想住在这里﹐但大家说这很难﹐来台湾一年的时候﹐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只知道想继续待在这里﹐你看﹐11年了﹐我依然在﹐从独自﹑到二个人﹑现在还多二个孩子﹐我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家庭。」 在他心中,西班牙是真实血缘上的母亲,台湾则是第二个母亲,而今,台湾让他更有家的感觉。

有两个展开臂膀接纳他的大地母亲还有一份矢志不悔热爱的职业眼前这位「随心所欲」的幸运男子﹐惹得我们高喊忌妒﹐「我认为所谓的幸运就是你准备好所有﹐当机会来临时把握住﹐就像搭火车一样﹐进站只有短短几分钟﹐如果还在犹豫上不上车﹐火车就会驶走;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样﹐事实上﹐如果知道的话﹐那人生会变得无聊﹐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我听从我的心!」

Marco的一席话道尽忠于自我的信念﹐他说创作之于他是一条路﹐他只是顺着路走﹐不设限要做成什么样子﹐好比不设限自己的人生﹐心无旁鹜的磨石头﹐直到发现里面别有天地﹐他不只一次告诉我们:「很享受这样过程。」﹐此时听懂了。

热情 学习 不断进化

《熵 Entropy》的创作故事

Luisa抱着六个月大的宝宝﹐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有个可爱的中文名字「马圭」﹐圭是古代诸侯在大典时所持的玉器﹐对Marco来说就是一种坚硬的石头﹐以此命名﹐可见他的爱石之心有多坚定。由于他们一家人即将启程睽违三年的返乡之旅﹐而Marco有两项大型创作即将进驻勤诚的嘉义厂﹐包括最新的系列代表作《熵 Entropy》探讨混乱与平衡共存的关系﹐共鸣人们现下处在疫情时代的复杂不安﹐我们抢在作品打包封箱前﹐让Marco现身说法谈创作背后的故事。

创作《熵Entropy》的这颗大理石﹐是他2013年在义大利买的﹐现在已经买不到这种材质的石头了﹐如他之前所说﹐会静静悠悠的等待灵感降临才创作﹐这回等了六年﹐直到2019年末才启动﹐而后受到疫情爆发的冲击﹐人世间的慌乱无奈﹐让Marco内心的感觉越发强烈﹐和多数人一样﹐他不断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怎了?」 但不同的是﹐追随本心的人﹐拒绝留在原地唉声叹气。

即使结构趋向混乱﹑失衡﹑失序﹐但《熵 Entropy》更着眼于﹐改变的机会﹑充满可能性扩张的活力。

「当一个人每天都过得很好﹐将不会有机会去改善任何事情﹐」他回忆如果当初在故乡任由创作能量一点一滴干涸﹐那么人生风貌可能也就跟着苍白寡淡﹐所幸接受内心驱使﹐即使要放弃既有一切归零﹐也勇敢来到异地﹐「我告诉自己那就是最好的时机﹐去改变去行动﹐生活从头开始﹐什么都没有﹐但我有颗简单的心﹐这里的景象给我灵感﹐能够继续创作﹐这不就是一个新的希望。」

热情﹑ 学习 ﹑不断进化﹐是Marco认为从事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三个元素﹐同时也是面对人生的态度。

每一个作品的外观形体都反映着创作当时的心境﹐他赐予《熵 Entropy》的外型是一个圆﹐象征虚无的起始﹐与内心向往的安静和平衡。在圆之中又塑造了三道以凹凸﹑不规则方式流动的曲线﹐旨在表达人类世界是在各种逆境之中演化出新发展﹐在混沌中融合新秩序﹐混乱可以视为形式上的缺失﹐但同时也是触发创意的媒介﹐试想:大自然本就是平衡的吗? 还是真正的平衡是在不断寻求之中? 他想透过作品提醒﹐即使世界的混乱变得更加令人困惑﹐但我们永远不忘省思﹑不忘根本﹐更不要停止追寻良善的创新及进步的可能性。

也曾有人建议应该用更大的尺寸营造作品的宏伟气势﹐但他还是希望《熵 Entropy》能与观者的心亲近﹐所以整体高度落在接近心脏﹑平视的位置﹐让观者透过触摸或背靠着的方式﹐感受石材的质地和温度﹐「心会平静下来。」Marco的微笑里有温柔的固执

为了这位凡事由「心」的艺术家丈夫﹐Luisa负责扮演理性的艺术经纪人角色﹐那日育儿的空档也就是静默地站在一旁相陪﹐问她身为Marco的另一半的感觉﹐她收拾腼腼之后才回答﹐说自己其实是会担心很多事的人﹐尤其家人远在西班牙﹐让她经常挂念不已﹐可是Marco对生活的热情﹐总是不断鼓励着她﹐不要想太多﹐享受当下﹐「我常常被他的热情所感动﹐让我变得更加正面思考﹐我们就像是一对平衡彼此的夫妻

我们从Luisa的话里再次听到关键字: 平衡﹐Marco也说从17岁便相守至今的妻子是他创作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重要的灵感来源。那么﹐他作品中的圆和均衡﹐除了是景仰山的滋养外﹐或许更多的是活在当下的体悟﹐以及家人紧密相依的爱;而我们很幸运﹐ 能在台湾亲近到他从海的另一端带来的艺术抚慰﹐体现追随本心的力量。

0 comment
2

You may also like